研发新一代侵入式柔性脑机接口平台、总部位于北京海淀的硬科技企业智冉医疗近日宣布完成超3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担任管理人)、君联资本、IDG资本联合领投,老股东元生创投持续大额加注,国寿资本、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联想创投及老股东美团龙珠、BV百度风投跟投,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推进新一代技术研发及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
智冉医疗总部位于海淀区,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方英为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研究员、科技部脑专项“神经记录与调控新技术平台”牵头人,长期从事柔性高通量电极与神经记录调控研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宋麒为连续创业者,曾任国内AI医疗头部企业创始人、CEO,主导国内首张AI医疗三类证的临床转化与注册工作。自2022年成立以来,该团队获得了资本市场对其技术路线与商业化前景的认可,已融资近5亿元。
脑机接口(BCI)概念由来已久,但近年才引发广泛关注,其核心原因在于高带宽的人机交互从理论走向现实。而成就这一里程碑的“密钥”,便是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相较于非侵入式、半侵入式等技术路线,侵入式脑机接口在高通量、高分辨率信号采集与精准神经调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正如深度神经网络、大模型彻底革新了人工智能领域,以侵入式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脑机接口,正在开启高通量人机交互的新纪元。
在全球脑机接口技术飞速发展的潮流中,技术路线的选择至关重要。智冉医疗研发团队在柔性电极材料研究领域深耕数十年,选择了业内公认最难走的路线——侵入式脑机接口,而国际同行马斯克的Neuralink团队也选择了同样的技术路线。目前,该团队自主研发的侵入式高通量柔性电极已同时获得中、美两国专利授权,该电极采用超薄柔性材料,其微米级厚度能大幅降低大脑占比与植入损伤,并已通过生物相容性检测,其力学性能与大脑组织匹配,以保障植入安全。
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智冉医疗相关负责人介绍,团队在持续巩固柔性电极这一核心优势的同时,也布局了侵入式脑机接口各关键环节,不仅自主研发了硬件系统、软件和解码算法、植入机器人等核心组件,还建设了千余平方米的临床级微纳加工车间和GMP车间,实现临床级产品的完全自主可控,为未来医疗场景的落地应用提供保障。
记者:孙奇茹
嘉旺网-深圳股票配资平台-股票杠杆配资找加杠网-股票配资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