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首届回天仲夏演出季开启 百余场文化活动点燃暑期文化热潮
2025年暑期,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天通苑地区迎来了一场文化盛宴——首届回天仲夏演出季正式拉开帷幕。自7月10日起至8月31日,这场由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回天地区各街道及文化机构联合承办的演出季,将通过百余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覆盖戏剧、音乐、舞蹈、非遗展示等多个领域,为“回天地区”超百万居民打造“家门口”的文化狂欢节,助力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多元活动矩阵:满足全龄层文化需求
本届演出季以“文化赋能社区,艺术点亮生活”为主题,策划了“剧场精品”“街头艺术”“非遗传承”“亲子互动”四大板块。在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南区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等院团将带来《茶馆》《西游记》等经典剧目,以惠民票价让居民近距离感受高雅艺术;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则推出“仲夏夜之梦”露天音乐会,邀请知名乐队与社区乐团同台,用流行、民谣、爵士等多元曲风点燃夏夜。
展开剩余63%针对青少年群体,演出季特别设计了“非遗小传人”体验营,居民可参与景泰蓝掐丝、京绣、面塑等非遗工坊,亲手制作传统手工艺品;而“亲子戏剧工作坊”则通过即兴表演、剧本创作等互动环节,激发儿童创造力,增进家庭情感联结。此外,回龙观大街、天通中苑等社区广场将化身“街头艺术舞台”,街舞大赛、快闪表演、即兴喜剧等活动轮番上演,让文化气息渗透至街巷角落。
政企民协同:激活社区文化内生动力
作为北京市超大社区治理的标杆区域,“回天地区”近年来持续推进文化设施升级与公共服务优化。本届演出季首次采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共建”模式,昌平区文旅局提供资金支持与资源协调,龙泽园街道、天通苑南街道等12个街镇负责活动落地,而社区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则成为主力军。据统计,演出季中由居民自编自导的节目占比超40%,涵盖合唱、广场舞、小品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现基层文化活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场演出季,让文化从‘送下来’变为‘长出来’。”昌平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期间,主办方还开通了“回天文化云”线上平台,居民可实时查询场次信息、预约参与名额,并通过弹幕互动、线上投票等方式参与活动评价,形成“需求反馈-服务优化”的闭环机制。
文旅融合赋能: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演出季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成为拉动区域消费、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引擎。据测算,活动预计吸引观众超20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零售等业态消费增长约15%。天通苑华联购物中心、回龙观上品折扣店等商业综合体同步推出“文化消费季”,凭演出票根可享折扣优惠,形成“文化+商业”的联动效应。
随着首场演出《龙腾鼓韵》在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的激昂开场,2025回天仲夏演出季正式点燃暑期热情。这场持续两个月的文化狂欢,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消暑纳凉的新选择,更以艺术为纽带,让“回天地区”从“睡城”蜕变为充满烟火气与创造力的文化热土。正如居民李女士所言:“以前暑假总愁带孩子去哪儿玩,现在家门口就有这么多好戏,这才是真正的‘文化惠民’!”
发布于:河北省嘉旺网-深圳股票配资平台-股票杠杆配资找加杠网-股票配资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